三、原理进步缓慢不影响新工艺层出不穷通过数学模型表达从二维简化到三维耦合的四个阶段可以看出,数学模拟技术从最初靠推测逐步走向精密科学, 不断接近真实情况。每一个新阶段都在前一个基础上添加新元素或改善原有方法, 计算才能够支持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分析。实际上,水力压裂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先有理论后指导实践的,早在1947年Stanolind Oil公司首次尝试水力压裂商业化运用,但Howard and Fast 直到在1957年才发表关于利用水力压裂增加周边区域渗透率效果的文章。而当年最为基础的Griffith's theory of fracture (1920) 几乎影响了后续所有相关断裂和水力裂缝的理论发展。总结而言, 水力压裂理论的核心理论(水力破岩)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可以说相对稳定,但经过多个阶段现象认识和数学模型的迭代升级,相关工艺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复杂化、精准化和多元化的技术体系。